從念研究所開始到攻讀博士,甚至在中央研究院的博士後研究員時期,要做實驗的機台自動控制,到數據擷取,甚至連模型建立、數據擬合,都是用最早期的Labview 7.1做到程式編寫。使用了14年的評價是,它對於不擅長寫程式指令,但是邏輯還不錯的人是很好入門上手的工具!
現在雖然是python與Labview雙刀流, 但是很多自己以前寫的Labview數據分析小程式都保存整理很好, 要用到時只要引入,圖像化的拉拉線就可以做到要做的事情,對我要快速得到結果算是相當快速好用的。
對初心者缺點是這套軟體不能免費使用,我早期是用學校的授權版,開公司後就買入2018的版本。其次就是教學的資源很缺乏,如果沒有師長、學長、前輩指導,要上手不容易,可能要去上National Instruments開的研討會或是課程......。因為這樣使用者少,同好也不多,所以我也才自學Python,跟隨時代前進不斷充實己身。
上圖是Labview這個程式的操作介面與背後程式碼(元件佈線)的示意圖。第一個動作就如下圖所示,我們要先找到Labview中讀取資料的元件(Read from spreadsheet file.vi), 在其檔案路徑端輸入我們資料庫檔案的位置到其CSV的附檔名, 分隔模式原設定是Tab, 我們自己改成常用的逗點, 再將資料輸出端顯示在正面的操控界面看資料型態是否正確。
然後把資料拉近我自己寫的轉換西元八位數日期,成日期與星期的子程式裡,並且在輸出端產生顯示表格於正面操控界面,來檢查與確認資料的正確性!